gotopgi

分子系統診斷流感 快又準

2016-10-18
台灣近年飽受流行、傳染病肆虐,今年也沒有稍歇的跡象,近期,國內又傳出茲卡病毒案例進入台灣,而時序來到秋冬,流感也蠢蠢欲動,即將進入旺季,如何快速檢測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工研院近日發表「手持式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能讓傳染性疾病提早現形,可望成為對抗流行性疾病的一大利器。
不僅秋冬是流感肆虐的季節,台灣每到夏秋交替之際,不但是腸病毒好發季節,也容易感染流感,一旦罹病,不但身體受病痛之苦,疾病在潛伏期尚未確診前,民眾更要來回奔波醫院間確認病情,相當耗時又費神;若能在發病前、或發病時迅速確診、投藥,即可有效控制疫情。
工研院研發出國內最小、即時檢測、準確率達九成的「手持式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20分鐘就可讓腸病毒、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病無所遁形,對抗疾病也有了好的工具。 由於精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首要任務,工研院看到了大眾的需求,研發出國內最小、及時檢測、準確率達九成的「手持式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它跳脫傳統龐大加熱模組方式,改以創新機構設計搭配溫度控制手段,實現聚合鏈鎖反應(PCR)。
工研院開發的「手持式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採用分子快篩的特別之處,就是可以在很早期感染情況下,得知有沒有受病毒感染,就有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最佳的醫療處置。
工研院生醫所醫電與診斷技術中心對於流行性疾病的檢測投入研究,檢測方面,以流感為例,從鼻腔取得鼻黏膜組織放到保存液後,利用滴管由保存液中取出樣品滴在自行開發的檢測試劑中,再放置到「手持式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中,即可自動進行一連串的裂解、反轉譯、核酸擴增等反應動作,運用專屬的光學即時偵測模組進行檢測,並在20分鐘內自動判斷結果。
從檢測結果來看,正號表示陽性反應、負號表示陰性反應,不但準確度高達九成,更可縮短確診時間。此外,體積小的分子快篩系統亦可在診所、偏鄉或海關使用,讓民眾無須再奔波醫院,降低醫療人員的工作負擔,達到早期篩檢、診斷與防疫目的。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對此解析,「手持式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小如可樂罐,一有檢體即可檢驗,深入偏鄉的醫護人員方便攜帶,對小型診所也相當有利,目前已取得台、美、中國專利,並與國內大廠積極合作洽談技轉,最快兩年內就能看到相關運用,希望讓民眾更有感。
由於華人人口占世界極大比重,亞太地區本來就有特殊的、季節性的傳染病,加上台灣地處特殊氣候與民眾的生活習慣,常在短時間造成大規模流行與影響。有鑑於超級細菌肆虐且抗藥性嚴重,未來面對各種流行疾病,將持續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希望運用研發與專利技術成果,幫助台灣生醫產業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