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gi

莆田打假鞋 產業鏈風聲鶴唳

2017-01-24
新華網報導,莆田「假鞋之都」太出名,因此成了大陸打假的箭靶。莆田副市長陳惠黔日前帶隊突擊檢查多個外傳假鞋(意指仿冒鞋)工廠及販售據點,並查獲五起案件數百雙仿冒商標的鞋子,讓莆田製鞋業者風聲鶴唳,紛紛關廠避風頭。
福建的莆田市,對台灣來說不陌生,因為它是湄州媽祖的發源地。但莆田還有一個稱號舉世聞名,因為大陸十雙假鞋中有九雙從這裡發貨;全球每三雙Nike鞋便有一雙是這裡製作。被冠上「假鞋之都」的莆田,和丹陽的眼鏡、南通的床品、華強北的手機,合稱中國假貨F4。
70年代開始,製鞋業就成了莆田的主要產業;80年代台灣做Reebok代工的鞋廠外移到莆田,莆田人開始為adidas、Nike等國際鞋業品牌代工。如今,莆田鞋企數千家,每年生產數億雙運動鞋,年產值高達人民幣600多億元,從事鞋業的人口有30多萬,占小城人口的十分之一。
2007年紐約警方從布魯克林區一舉查獲30萬雙仿冒Nike,驚動外媒特地到莆田調查,才發現莆田做出來的鞋真假難辨,從此莆田「假鞋之都」在國際揚名。
就連全球買家上跨境電商海淘、或找代購,不管顯示從香港、美國或全球各地發貨,買到的品牌球鞋,很可能全部來自莆田,尤其是莆田城西的安福小區。
莆田副市長陳惠黔日前就率領該市城廂區工商局五個工商所官員及檢查大隊突擊檢查,陸續查獲五起案件共777雙仿冒鞋。
工商所官員表示,此次查獲的兩個據點,都是租賃民房進行關門生產,建築外觀難以辨認,未來將每天不間斷進行檢查。
澎湃新聞報導,莆田假鞋之都的產業鏈令人咋舌,幾千家鞋廠、上萬間門店是中轉站;數十萬網軍則做微商開網店;下游產業鏈包括賣手機、電話卡的,做鞋盒、鞋帶的,甚至還有專做商標、防偽碼,從製造到銷售形成了完整的製假售假產業鏈。
安福的店家透露,高仿鞋一般人很難看出來真假,二三線小城店家大多進的都是高仿鞋,因為正品鞋得從正規代理商拿貨,好賣的款式還不見得能拿到,但高仿鞋相當於品牌定價1.5折拿貨,而且什麼款式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