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gi

智慧局公布清大等4校专利申请及获证概况

2016-08-08
智慧局公布国内顶尖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及成功大学等4校专利申请及获证概况。
国内的大专校院及学术研究机构是极具研发创新能量的,但是近5年来,4校合计申请件数逐年下降,100年时发明专利合计申请702件,104年仅剩367件,减幅达47.7%。其中交通大学与成功大学于104年申请案件略微回升。交大104年105件,比前一年略增9.3%;成大104年101件,比前一年略增16.1%。清华大学则是四校中唯一维持一贯的发明申请量,同时在103年及104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案件量位居国立大学排名第一名。
为了解清华大学如何维持学校一定的专利申请件数,智慧局特于今年8月1日,拜访清大产学合作营运总中心,该中心执行长徐慧兰表示,清大注重基础研究,同时希望将研发成果经由技术移转及专利授权等方式转换成产业创新的动能。清大统计,104年技转金高达1亿1,443万元,其中专利授权收益占 61 %,同时学校扣除必要开支后会将收益的35%挹注于下一年度的专利申请支出,产生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徐执行长表示近两年专利技转金的成长,除了清大所申请的专利质量佳外,由技转专利案件资料统计可知,取得专利授权案子之专利约4~5年以前提出申请,因此在前几年学校技转金额不大的情形下,教育部的顶尖大学计划对于专利申请经费的支持功不可没,使得学校可以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专利申请。
另外由清大所提供100~104年度专利授权金额与本局统计清大发明专利申请件数变动趋势可以发现,102~104年专利申请与前一年度技转金额对于申请费的挹注有点连动关系,当年度技转金额高时挹注于下一年度专利申请费亦较多,反之较少。徐执行长表示目前的技转成效约4~5年前的专利申请成果,而且部分专利授权案件获证时间高达5、6年。学校将技转收益挹注于专利申请上,不足部分再由学校的校务基金中筹措,虽呈现良性循环,但是考虑学校老师的研发动能,不能因学校经费受限而减损,因此在技转授权金可支持情形下将尽量协助老师提出专利申请,未来技转授权金高低对专利申请经费的支出势必产生影响。
再以近5年台、清、交、成的专利申请量与获证数分析可知,虽然台大、交大及成大在102~104年专利获证数均有不错的成绩,但是其基础在于之前2~3年的专利申请量足,值得注意的是,台大、交大及成大自101年后专利申请量就持续衰退,以101年申请量为基准,102~104年各校平均衰退量为,台大32.5%,交大25%,成大42%,若以清大为例,可以发现专利获证数约占专利申请数的7~8成,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2~3年各校专利申请量的衰退将会反映到各校的专利获证数上,若各校无足够的专利获证数,势必无法经由专利获取为数可观专利授权金额。
因此,面对本国专利申请量的衰退,不管学研机构或产业界,要产出有价值的专利,除应维持良好的专利撰写与审查质量外,一定要有足够的专利申请量支持,才可以不断保有创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