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gi

【商標解析】2022年台灣商標重要紀事回顧

2022-12-28 商標組 王竹平


2022年將接近尾聲,在這一年中雖然大家仍是在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度過,但商標法相關制度依然持續往前邁進。繼2021年「混淆誤認之虞審查基準」修正後,今年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在商標實務上亦有所變動。主要包含下列幾項:
  • 經濟部智慧財產網頁設置「淨零排放有關證明標章資訊專區」:
    為順應全球推動減碳政策之趨勢,以達成與環境共存之永續經營目標,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在官方網頁上即設立「淨零排放有關證明標章資訊專區」,消費者可透過專區中之資訊,如:標章名稱、註冊號分別連結至標章官方網頁及其使用標章之申請資訊,消費時就可以選擇貼附有表彰環保、減碳、節能標章之產品;而相關業者亦能利用該專區就原物料之特性、產製過程或使用之能源等項目,找尋對應證明標章之認證。
  • 「產業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手冊」新增「綠色產業」:
    在2021年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編印「產業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手冊」,希望藉由該手冊,讓業者可以了解申請商標時應如何正確選擇指定商品/服務。今年為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之政策,在「產業申請商標指定商品及服務策略手冊」即新增「綠色產業」章節,並分為「綠色能源」、「乾淨能源運輸」、「碳權、碳權經濟及相關電能商業交易」、「污染處理及再生利用」、「綠建築到零碳建築」、「綠色產業相關驗證標章、驗證輔導與教育訓練」等六項領域,相關業者可依所屬領域,參考申請時可指定使用之商品/服務類別及名稱。
  • 修正「商標識別性審查基準」,並自11191日生效:
    修正前之「商標識別性審查基準」是在101年修正及生效,距今已相隔10年之久。但商標隨時間及社會民情之改變,現今商標型態也從傳統平面商標,進而發展出更多元之型態。因此受社會影響,消費者對商標之認知與思維亦已有所改變,為了使審查尺度更為明確,並能讓新型態標識之識別性審查有相應之標準,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即針對該審查基準進行修正,並加入自上次修正後至本次修正間之實務案例,以強化各類型商標識別性之審查原則。
  • 修正「證明標章、團體標章及團體商標審查基準」,並自111101日生效:
    證明標章、團體標章及團體商標因性質較特殊,申請註冊時須具備之程序事項及註冊審查要件與一般商標有所不同,故本次修正即就實務上發生疑義之部分增修內容及案例。
  • 公告「商品與服務國際(尼斯)分類修正版本(尼斯第12-2023)」:
    世界智慧財產組織(WIPO)通常每5年更新一版(edition),2013年起每年發布當時版本的新文本(version),今年WIPO針對尼斯協定商品及服務國際分類進行修訂,並自明(112)年起改為第12版。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則依照第12版尼斯分類修改我國「商標申請註冊指定使用之商品及服務名稱暨檢索參考資料」中之商品/服務名稱,異動內容自112年1月1日起實施。
  • 公布「國內外商標布局策略指南」:
    全球商業競爭是實際交易市場之趨勢,而商標既然是表彰商品/服務來源,及累積商譽之公司重要資產,商標應如何布局對於業者來說,實屬一門重要之課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為了讓業者可以輕易了解國外商標布局應注意之事項,即以簡單易懂之文字搭配圖表,介紹產業在國內外進行商標布局之策略,使業者可以更有效及完整保護自身之商標權益。
  • 配合1121月起開放外界申請電子商標註冊證,增修相關商標申請書及其申請須知:
    為推動節能減碳的永續發展目標,減少紙張印製及寄送成本,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將推動商標註冊證電子化服務,在明(112)年1月起開放外界申請電子商標註冊證。屆時商標申請人收到商標註冊核准審定書後,在2個月繳納註冊費期間內,可選擇紙本註冊證或電子註冊證其中之一,而領取電子商標註冊證與紙本商標註冊證所繳納之註冊費是相同的。
   在即將到來新的一年中,台灣商標仍會有其他變革,我們也會密切關注實務之變化,提供各位更多、更新的資訊。